(相关资料图)
文/笑雪育儿思考你家老人爱玩手机吗?如今的手机就像“黑洞”,不仅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吸引进去,就连老人也都成了各APP刷小视频的“主力军”,不管身处农村还是城市。我在城市上班,身边随处可见“低头族”,不分男女、不分年龄。上个月十一放假回农村婆家时,更是看到触目惊心的一幕:老公堂弟家三岁的孩子竟然可以独自刷手机看小视频长达两三个小时,邻居的婆婆每天晚上睡觉前刷小视频到半夜一两点,这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小视频都已经把农村侵袭成这样了。
爱刷手机的婆婆
办公室同事小娟今天又在抱怨她婆婆,说老人在这里,不仅没有帮上忙,反而还给人添“堵”,说又说不得,真是没办法,原因就是婆婆带娃时总沉迷于刷手机,不仅自己刷,还把手机当“哄娃神器”。小娟的理想状态是,周一到周五,自己上班,婆婆在家里能带着宝宝读读绘本、听听儿歌,周末大家一起去公园玩一玩,可是事情全然不是小娟想的这样。周内,婆婆因为下楼孩子乱跑看不住,所以干脆就一整天带着孩子窝在家里,孩子哭闹时就带着孩子一起看小视频,听话时就让娃自己玩;周末虽然出去,但是婆婆忙着拍照片、录视频,也顾及不上照顾孩子。小娟觉得现在这个状态,还不如不请婆婆来帮忙,归根结底,都是手机惹的祸!所以她也只是来办公室说说,诉诉苦,向大家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我们在平常总是严防孩子沉迷于手机,殊不知,老人们早已成为手机的“俘虏”。智能手机给老年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部分老人沉迷其中,甚至影响到照顾好下一代。
“网瘾老人”带娃,引发家庭新矛盾《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个小时。其实,我家里也存在这样的矛盾。去年孩子奶奶在这里时,晚上我辅导孩子写作业,奶奶就在她的房间刷手机,不时地传出来各种魔性的笑声、激昂的背景音乐。
夜里我带孩子睡觉了,她还在刷,可能怕我说她,所以关了灯偷偷看。有一段时间说眼睛疼,我还专门带她去医院做了眼部检查,医生说啥毛病也没有,多休息就好了。
我和我老公从来不刷小视频,也不玩游戏,我们手机上也没有抖音、快手这种APP,因为我知道一旦下载安装了,它们就会像黑洞一样,将我们的时间吞噬掉,而且我也不喜欢老人在孩子面前刷抖音,我觉得这是在树立不良榜样,诱导孩子去刷小视频。所以,家有“网瘾老人”,带娃时就会引发家庭新矛盾,怎么解决呢?首先,我们也要体谅老人的困境。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每一个人都要面临四大存在困境:死亡、孤独、虚无和有限性。”对于老人来说,这四大存在困境近在眼前,而沉浸在小视频的世界里,则可以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死亡焦虑、排解虚无、缓解内心孤独等。所以,他们才会沉浸于小视频的世界里,那里就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有嬉笑怒骂,也有新奇刺激、天下大事,所以我们首先也要去体谅他们的处境。
其次,与老人做好家里的分工,减少期望。
在我家,老人白天负责做饭、接送孩子,但是我总是对老人寄予更多的“期望“,例如带着孩子多做一些阅读启蒙,而不是带着孩子弄那些美颜相机啥的;或者白天带孩子去公园里玩,而不是让孩子自己玩。所以,最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明确家里成员的分工,减少期望才能避免矛盾,毕竟父母才是养育孩子的责任人,我们才应该付出更多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长。再者,帮助老人甄别虚假信息,有选择地刷视频。老年人普遍有一定的积蓄,但是由于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被骗财。据《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老年人在网络上遭遇的网络传销以及理财欺诈比例高达28.3%和23.8%“,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帮助老人有选择的甄别风险信息、虚假信息。例如可以推荐老人下一些亲子教育APP,学习如何带娃、如何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拉近家人距离,减少育儿矛盾。最后,就是及时沟通,避免情绪发酵。当我们看到老人沉迷于刷手机而顾不上孩子时,一定要及时跟老人开诚布公的谈谈,而不是憋在心里,可能还影响夫妻感情。在生活中,不管是婆媳关系、夫妻关系还是在亲子关系中,我们都要学会准确及时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我不说,但你能意识到”,猜人心这是很难的,遇到事情,不妨大大方方地说一句,“妈,快放下手机,过来帮我一下吧”~你家里有同款老人吗?欢迎讨论~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